참길

大韓民國建國應從韓民族歷史的延續性來看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6-15

撰写: 2024-06-15 23:37

  • 韓民族(韓民族)在光復後使用「大韓民國(大韓民國)」作為國號建立政府,但在之前,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使用「朝鮮(朝鮮)」、「大韓國」作為國號。
  •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沒有必要特意使用「建國節」一詞,
  • 因為韓民族自古朝鮮以來,就一直保持著獨特的語言和文化,並以朝鮮半島為中心生活著。


大韓民國建國應從韓民族歷史的延續性來看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919,上海)


大韓民國(大韓民國)於1945年光復後,由於美國和蘇聯對南北韓地區的佔領統治,南韓地區於1948年宣佈建立政府。此後,南韓社會因意識形態和思想而分裂為保守派和進步派,兩派政治勢力輪流統治著大韓民國。

朴槿惠政府之後,關於大韓民國建國節的時期和重新確立問題,保守派和進步派陣營之間的尖銳衝突,導致國定教科書是否納入建國節問題,進而引發了極端的社會分裂。

從狹義的角度來看,1948年政府成立後,使用「大韓民國(大韓民國)」作為國號,因此為了紀念這個時刻,使用「建國節」一詞也無可厚非。但韓民族在政府成立之前,確實以「朝鮮(朝鮮)」為國號在朝鮮半島生活著,

然而不幸的是,在20世紀末,由於西方列強的影響以及日本的侵略,國家主權(主權)被暫時奪走,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周邊大國的幫助下,這個民族體會到了解放的滋味,並在獲得全世界認可的情況下建立了新的政府,並使用「大韓民國(大韓民國)」作為國號。

因此,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沒有必要特意使用「建國節」一詞。因為韓民族自古朝鮮(古朝鮮)以來,就一直保持著獨特的語言(言語)和文化(文化),並以朝鮮半島(韓半島)為中心生活著。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了解建國的定義是什麼,以及哪個國家最具代表性。此外,我們需要了解這些國家的歷史背景與韓民族的歷史背景有什麼差異。

一個國家要建國,必須具備構成該國的人民,也就是民族(民族)和領土(領土),同時也需要建立國家基礎,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等。

以色列的誕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猶太人在羅馬征服耶路撒冷(公元70年)後,國家徹底滅亡,直到20世紀中葉,他們散居在歐洲、美洲大陸等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在當時英國、美國等國家的幫助下,以色列才得以建國。

大韓民國的前身國家「朝鮮(朝鮮)」是1392年至1910年期間存在於朝鮮半島的王朝國家,歷時518年。朝鮮建國後,約7個月使用「高麗(高麗)」作為國號,末期約13年使用「大韓國」作為國號。李成桂和建國的主導力量在1392年11月收到明朝要求儘快告知新國號的要求後,才召集大臣商議,並於1393年2月決定將「朝鮮」作為新國號。

朝鮮第26代國王高宗在位34年的1897年10月,宣佈「大韓國」為新國號,並登基為皇帝。但人們更喜歡使用「大韓帝國(大韓帝國)」而不是「大韓國」。大韓國在13年後,即1910年7月被日本強行併吞而滅亡,但「大韓」這個名稱在日本投降後,於1948年政府成立時,延續為「大韓民國(大韓民國)」國號。{資料來源:朝鮮(朝鮮)-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全書 (aks.ac.kr)}

大韓民國現在在經濟上已躋身世界前十名。接下來是什麼最重要?我們需要自問。如果我們喪失了自我和我們的身份認同(正體性),更進一步來說,如果沒有歷史意識(意識),那麼那個民族和國家就沒有希望了吧?

在這個時期,應避免再次因建國節、李承晚紀念館等議題而引發保守派和進步派之間不必要的衝突,應傾聽並努力繼承韓民族持續的歷史脈絡。

2023 8 13 참길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