참길

物質至上的快速發展導致韓國社會的後遺症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6-15

撰写: 2024-06-15 20:59

  • 以考試為主的實力與能力社會中隱藏的叢林法則
  • 以培養個人出人頭地與成功的目標為導向的人才培育,導致培養出被貪婪所馴服的人才
  • 核心家庭世代父母子女教育的真面目-課室教育崩潰
  • 真正人際關係的喪失-真正的朋友必須能分享內心世界


小學、中學時期的朋友,大多是在比較單純的時代相遇的朋友,因此成年後也較容易維持朋友關係。然而,畢業後數十年再相見,即使在當時的氛圍中感到親切,但也不得不發現,長久以來不同的工作環境、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使彼此的思想和信念逐漸固化。

如果忽略這一點,只憑藉童心想要快速親近,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因此,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謹慎小心地維護朋友關係。

現今社群媒體(SNS)發達,在這些虛擬空間中,各式各樣的同好會或親友、朋友群體紛紛建立據點,並持續維持交流互動。然而,若要真正地溝通,至少需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傾聽和認可對方的意見。如此一來,才能了解彼此之間長久以來各自的想法,並進而理解彼此的背景環境。

然而,在大部分的聚會中,都很難見到這樣的景象。這可能是因為儒家習俗的弊端,過於重視上下級的階層秩序,導致家庭和學校中缺乏世代之間充分的溝通等因素所致。

然而,即使朋友之間平常沒有經常見面,但如果在虛擬空間中營造表達自己意見,並傾聽他人意見的氛圍,就能維持良好的的人際關係。文字來自於個人的想法,透過簡短的文字彼此傳遞,就能了解對方,即使有不同的意見,如果能理解其背後的緣由,就能成為真正溝通的朋友。

有時連自己內心的想法都不了解,但透過這樣的充分交流,就能找到投緣的朋友,並持續進行自由而有意義的對話。到了這個地步,誰還會嫉妒呢?又有誰能夠阻擋呢?

人類難免會和擁有相同想法、興趣的人相處並成為朋友,但當開始深入自我內心,進行自我反省,並發現自我時,就能開始脫離自己堅硬的外殼。從那之後,就能了解到自己從未想過的世事,並獲得新的體悟。

然後,就能發現自己過去固有的想法,以及過去自己喜愛的所有事物都只圍繞著自己,而忽略了周遭的鄰居,並因此感到後悔。這也是邁向更高層次的人格成熟階段的徵兆,實在是可喜可賀的。

學校教育、社會經驗固然重要,但韓國過去在高度成長的過程中,只將績效主義、名校、職場等視為人生的首要目標。然而,在這些地方,卻潛藏著以實力與能力評估來進行排序的弱肉強食。簡而言之,充斥著叢林法則。

因此,能夠體現人類主要美德的人格、品格,以及與周遭鄰居分享等價值觀,都被徹底忽視了,而這些正是阻礙人類成熟和建立健康社會的絆腳石。

近來經歷民主倒退和法治崩潰的嘗試,大多數國民都切身感受到韓國社會和國家的根基正在崩潰。

這最終可能是過去30年來沉迷於物質至上的快速發展浪潮所產生的副作用之一。在家庭中缺乏精神教育以及民族和國家意識、哲學的教育下撫養和教導子女,其後遺症如今正由這一代人承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