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ICE 影片截圖)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https://www.joongang.co.kr/article/25365032)
‘喬治亞州拘留’揭露了令人不安的真相
儘管在美國喬治亞州現代汽車集團-LG能源解決方案合資工廠被逮捕並拘留的300多名韓國人平安返回,但傷痕依然深刻。 為了處理此事而前往美國的LG能源解決方案的一名員工表示:“現場氣氛很悲慘。” (資料來源:https://www.joongang.co.kr/article/25367472, 中央日報, 2025年9月17日)
關於帝國主義衰退的聖經觀點
雖然聖經並未直接支持帝國主義,但它在描述擴張領土的部分,例如舊約中迦南的征服,可能被誤解為帝國主義觀點,或者將“直到地極傳揚福音”的命令誤認為是擴張領土,並以此為帝國主義辯護。 另一方面,聖經的基本訊息是和平與愛,強調所有民族的共存,並明確表示帝國主義的統治和侵略不是上帝的旨意。
資本主義與民主的聖經觀點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資本主義是一種以追求利潤和競爭為特徵的經濟體系,當它與聖經倫理原則不符時,可能導致物質至上主義、貧困和不平等。
民主是一種強調個人自由和政治參與的政治體系,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它可以被用作實現上帝的創造秩序和鄰舍之愛的手段,但也需要注意政治結構內的權力鬥爭。
基督徒應該批判性地認識到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中發生的問題,並以聖經價值觀為基礎,努力促進社會正義和共同體的善。
覺醒知識分子的態度和作用
進入21世紀,我們正在經歷資本主義和民主的副作用,以及試圖實現這些的帝國主義的真實面目。
- 透過歷史和真理的教導來學習和實踐
仔細研究新約聖經的希伯來書(來11:3),可以洞察到,早在過去2000年,人類建立的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民主,即以肉身顯現的力量、國家、物質等等,都已經是警惕和警告。
如果深入了解,這是在創造主上帝透過真理的話語,為了恢復人的本性,以及實現真生命所說的話。
透過聖經的真理話語,仔細觀察、認識並領悟,就能夠朝著美好的未來前進。
人類建立帝國主義,並透過權力和資本持續發展,歷史告訴我們,這是有其局限性的。 儘管如此,人類還是不斷地因貪婪而將權力和物質奉為最高的價值觀,走在偶像崇拜的道路上。
作為資本主義和民主的副作用,不平等和共同體瓦解等問題正在出現,人類的尊嚴和價值觀正在喪失。 這也像希伯來書(來11:3)所說的,只是追逐眼前的,不斷重複犯錯。
希伯來書第11章
3.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著神的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明顯之物造出來的。(Through faith we understand that the worlds were framed by the word of God, so that things which are seen were not made of things which do appear.)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 1874-1965, 第61任英國首相)曾說過:“忘記過去的民族沒有未來(A nation that forgets its past has no future)。 就像他的格言一樣,人類應該透過聖經歷史來了解創造人類的上帝的計畫和目的。
- 成為能夠對未來懷抱希望的人
肉體的私慾、眼目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可能是人的本能,但卻會不斷地佔據人的心。 這種貪婪會在相互比較的人之間引起嫉妒。
因此,家庭之間、共同體之間會不斷爆發衝突,社會和國家之間也可能發生衝突,從而在社會階層之間造成分裂,並引發國家之間的戰爭。
“人的心是何等腐敗”的表述,強調了人的心是多麼虛假和罪惡,以致在上帝面前腐敗。(耶17:9)這表明人類的本性墮落,在倫理和道德上都不正確,無法自己恢復正義或愛,這是一個神學概念。
上帝說:“因為我是聖潔的,所以你們也要聖潔。” (利11:44, 19:2) 上帝可能希望他所創造的人回到上帝那裡,恢復本性。
天堂(天國,The kingdom of God)如果恢復與上帝的正確關係,也就是義,就能自然地享受和平與喜樂,而這個天堂就在我們的心裡。(羅14:17-19)
羅馬書第14章
17.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聖靈裡的仁義、和平、喜樂。
18. 這樣事奉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讚。
19. 所以我們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有智慧的人會努力將上帝的國度放在心裡,同時與共同體的成員促進和平,並帶頭建立彼此的德行。 如果國家領導人也以同樣的態度統治國家,國家之間也以這種心態進行外交,全世界就能夠享受根本的和平。
檀君的治國理念弘益人間,意思是廣泛地造福人類,是高句麗建國神話中出現的理念,現在也被用作大韓民國的教育理念。 這種理念不僅僅是造福個人,而且追求整個社會的整合和繁榮,並以實現人類的普世價值為目標。
為了實踐這種人類的普世價值,清醒的知識分子應該站出來。 這樣,大韓民國和大韓民族才能夠對全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這種實踐和方向應該成為所期望的實像。(來11:1, 6)
希伯來書第11章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明證。(Now fai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ings hoped for, 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
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2025年9月21日 真理
覆蓋巴西的讚美浪潮,數十萬信徒感動的告白ㅣWay Makerㅣ創造道路的人ㅣjeremy riddle(feat. Priscilla Alcantara)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