참길

反思五百零七週年宗教改革紀念日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10-27

撰写: 2024-10-27 19:44

今年10月27日是紀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7週年的主日。

部分歷史評論家批判說:「16世紀的宗教改革只是基督教教義的改革,並沒有改革基督徒的生活。」教義改革的「唯獨恩典」(Sola Gratia)、「唯獨信心」(Sola Fide)、「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僅剩名義,教會和基督徒的生活反而更為「唯獨權力」(Sola Regnum)、「唯獨物質」(Sola Mammona)、「唯獨榮譽」(Sola Honoris)所焚燒。

反思五百零七週年宗教改革紀念日


10月31日是1517年10月31日,路德將95條論題(Thesis)張貼在德國維滕堡教堂大門上,點燃宗教改革的火焰的紀念日。此外,加爾文再次強調了奧古斯丁之後改革教會的格言「教會必須不斷改革」的意義,成為日內瓦聖城化的運動基礎。但針對這一點,今日韓國教會卻喪失了「教會絕非改革的主體,而是改革的對象」這一基本方向,而苦苦掙扎。(資料來源:Life Good Times,https://www.lifegoodtimes.com)


路德時代,印刷術尚未發達,只有天主教神父等教會領袖才能擁有和接觸聖經。一般信徒只能透過神父講述的彌撒來聆聽上帝的話語。


約翰福音1章
1.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4.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道就是神,一般信徒從根本上就沒有機會直接與主相交。天主教會已經不是耶穌所說建立在磐石上的教會,而是淪為一種宗教形式和組織。

耶穌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太16:18)。這句話中有兩個重要的詞:教會和磐石。這是聖經中第一次提到「教會」這個詞。並且祂說要將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

那麼,磐石是什麼呢?不是人彼得,而是彼得所作的信仰告白:「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 耶穌是主,在彼得的信仰和告白上,主說要建立教會。

因此,只要承認耶穌為主的人存在,主的教會就不會倒塌,陰間的權勢永遠無法戰勝。所以,真正的教會不是建立在任何制度、建築、人物或宗教行為之上,而必須建立在承認耶穌為主之信仰的基礎上。

(資料來源:https://www.kmib.co.kr/article/view.asp?arcid=0923505764,崔完錫牧師,國民日報,2016.4.21)


16世紀教宗利奧十世為了償還教廷的債務以及聖彼得大教堂的修繕和重建費用,開始販賣贖罪券(免罪符),這種荒唐的現實導致了以路德神父為中心的宗教改革。

此後過了大約五個世紀。現在每個人都帶著聖經,但天主教會仍然透過神父的彌撒講道,新教透過牧師的佈道,大多數信徒和聖徒們仍然透過這些方式來傳達和依賴聖經信息,進行信仰生活。

我所遇到的神就在祂的話語中,我還要透過第三者來遇到我的屬靈父母多久?在這種情況下,我怎麼才能遇到永活的神呢?


在教會時代末期,與其需要第二次宗教改革,不如讓教會中的每一位信徒覺醒更為重要。忠實的主的兒女們手持話語的明燈,直接照亮周圍的黑暗,釋放那些被金錢、名譽、權力等虛妄事物所束縛的人們,關懷有需要的人,實踐主的旨意。這也是舊約時代先知們所宣告的信息。

以賽亞書58章
6. 我所喜悅的禁食,豈不是要鬆開邪惡的捆綁,解下重擔的繩索,讓受壓迫的人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
7. 豈不是要與飢餓的人分你的食物,將漂流無家可歸的窮人接到你家中,看見赤身露體的人就給他衣服穿,不掩面不躲避你的骨肉嗎?

2024 10 27 真理之路

评论0